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是部相當厲害的電影,全片透過沉靜、壓抑的氣氛,不疾不徐地推進故事,
以一種排除戲劇效果的日常記事感,表現出現代女性會遭遇到的各種困境及不友善。
電影的敘事手法越是日常平淡,就越顯得逼近真實生活,令人幾乎難以喘息。
故事主角「金智英」,一名韓國1982年出生的女子,在家排行老二,上有一位姊姊,下有一個弟弟,
從小飽受「性別」差別待遇,弟弟永遠是長輩眼中的寶貝;中學時遇到色狼,
結果卻被爸爸斥責是制服裙子穿太短,明明被性騷擾了,遭到責備的卻是受害女性;出社會後,
身為女性所以晉升機會總被男同事捷足先登,因為公司不想浪費資源栽培日後結婚生子就會離職的女員工。
智英在結婚後,果然成為了那個必須離職在家照顧孩子的人,即使懷孕前丈夫曾經信誓旦旦說會幫忙,
但是孩子出生後照料的重擔,智英還是必須一肩扛起,畢竟在韓國社會認為,丈夫在外面賺錢才是「工作」,
妻子做家事、照顧孩子不算「工作」,是在家休息。看到這裡,是不是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,
尤其對40歲以上的台灣人,更能找到某些共同經驗?
我看著金智英幾乎是毫無自覺地壓抑一切感受,就連自己也不知道早已超過了還能承受的界限,
因而透過化為家人或好友的人格,為自己的困境嘗試與他人溝通。然而,這種真實心聲的變形出口,
卻是在她清醒時所無法自知的念頭,由於再也壓抑不了,這才透過不同人格之口流洩而出,
也使得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這部電影不只能讓女性觀眾有所共鳴,
而是只要曾於人生中度過一段嚴重心理低潮時期的人,恐怕都會被這樣的劇情發展打中內心,
因而深深嘆息。
孔劉在電影中飾演智英的丈夫,他是貼心溫柔的丈夫,為了幫女兒洗澡願意提早下班;
為了怕妻子過年回家煮團圓飯太累,可以幫忙找藉口不回去;為了成全妻子重回職場,
考慮請育嬰假回家照顧女兒,只是這些付出,都因為韓國社會與家庭賦予男性的刻板印象,
沒能幫助到自己的妻子,反而更加重智英的心理負擔。
陷在這樣的夫妻關係中,面對情緒崩潰的妻子,丈夫也沒有快樂可言,智英與丈夫想要改變,
但若社會觀念不願意改變,他們也只能在原地打轉,「82年生的金智英」試圖告訴觀眾,
真正的「性別平權」不只解放女人也解放了男人。
所幸,金智英的故事,最後還是迎來了具有希望、一切也正在改變的結局。奇妙的是,
你在看到這樣的結局時,會在心中確切知道現實未必能如此美好,許多問題也依舊難以跨越。
但在此同時,你卻也會對本片給了觀眾這樣的結局深感慶幸,使電影不致於太過逼人,
也讓人知道就算外在的現況未必能盡皆改變,但只要能找到宣洩的窗口,
或許就能透過重拾內心平衡,使一切朝著好的方向緩步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