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過此片的觀眾朋友們,想必對影片一開始,就以「謊言」、偽造學歷、
與資歷的貧民區金姓家族子女——金基宇(崔宇植飾)、金基婷(朴素淡飾)二人,
順利混入到上流社會,朴社長家裡當起小孩子家教後的「獵奇」劇情,印象深刻,
之後兩子女又「呷好逗相報」,牽起線來,把家裡的雙親——金基澤(宋康昊飾)
與忠淑(張慧珍飾),也送入家內,當起司機與管家。
而隨著劇情的展開,金氏家人才發現到,原來寄生在這位事業成功IT企業朴社長家的人,
不僅僅只有他們,還有一位早在四年前,因為欠下高額借款,名為雯光女管家的丈夫
(朴明勳飾)男子,同樣地,也是窩居在這棟,由知名建築師設計出來,卻感到害羞,
不敢公開於世的豪宅「地下室」內。而雯光丈夫每晚聽著供他吃穿朴社長上樓休息的腳步聲,
以頭恭敬地「咚咚咚」,抵敲內室自動探測燈按鍵,幫他照明上樓階梯,
且唱著讚美朴社長的歌詞,度過一天又一天的寄生生活。
正因為金氏家人的出現,透過一樁又一樁的策劃,讓這棟看似天真無邪、無憂無慮的朴姓社長豪宅,
從內部發生些許變化,其中誕生出上流社會的悲劇,與下流社會的悲憫。
還記得電影的第一顆鏡頭嗎?那是兒子基宇找尋 Wi-Fi 不得的畫面。
電影鏡頭一開始從地平線逐漸往下,第一幕就給觀眾千言萬語,標誌這家人住的地方、
他們的社經地位,在全球無線網路最先進的韓國,找尋網路的橋段定位出了他們所處的社會邊緣。
金家人住的半地下室,對於常看韓國影劇的觀眾應並不陌生。韓劇《請回答1988》裡,
女主角成德善一家人就是住在半地下室,但那是 30 年前的韓國,而 30 年後韓國縱然表面光鮮亮麗,
卻也踏上了已開發國家舊路,甚至比先進國有著更嚴重的貧富差距,這是許多韓國影視作品都在談論的母題,
也是《寄生上流》一切發生的主因。
此外,片尾處以魔幻手法表現出來的大洪水,沖刷貧民區的場景,也形成一道嘲諷場面,
因為這場雨對貧民窟民眾而言,是場「浩劫」,大夥忙著搶救家裡重要錢財物品,然而另一方面,
這場雨卻成為朴社長疼愛的小孩朴多頌(鄭賢俊飾)的「最愛」,
變成增添自家庭院露營的趣味——同樣的一場雨,打在兩家人身上,形成完全不同的感受與感觸。
「對比」是這部電影不斷發生的事,從住家高度、人的性格、工作娛樂,連教育程度都是天差地別,
對比映照出階級,片中多次出現階梯、上下樓或「奮力往上爬」的橋段設計不言而喻。
「那位太太富有卻很善良」,當金家 4 人趁著主人外出獨占整幢豪宅,吃著不屬於他們的佳餚、
喝著不屬於他們的酒,享受著不屬於他們的風景,爸爸金基澤這樣形容社長夫人
(趙汝珍 飾)。然而媽媽忠淑忿恨不平地說:「不是富有『卻』很善良,
是富有『所以』善良,要是我有這麼多錢,我也會很善良⋯⋯錢就是熨斗,把一切皺褶都燙平了。」
道德與生存確實存在先後,而「良心」在電影裡其實也多次顯現於這群下流人的心中:
包括爸爸擔心尹司機、媽媽在前管家(李姃垠 飾)求饒時猶豫、女兒逃出後在大雨中
追問那二人的處境,與兒子忍受不了想擔負全部責任,在在都顯現社會底層人無處不在的為難。
只是現實來得又急又猛,如惡水漫延至頭頂前,人們只能先擔心有沒有下一口氣,道德什麼的,
別人好不好,之後再說吧。
但此片最吸引我的一點,在於許多影評言及到的,金基澤家人身上的味道(냄새)——「窮酸味」。
奉俊昊導演應用在《寄生上流》內,讓我們看到的一幕是,朴家小孩朴多頌,
聞了新司機金基澤與新管家忠淑兩人後,童言童語說到「這兩人身上味道都是一樣的」;
事後,金氏家人為了去除「相同味道」,還開了一次小型的家庭會議,討論是否要把衣服分開洗等解決方案外,
金氏家人也出現多次嗅聞自己身上「味道」場景,讓人不禁好奇,片內中一直出現的「窮酸味」,
究竟是什麼味道呢?
但就我看來,下流社會的金氏家人自己也不知道,因為「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」,
他們本身已經習慣這樣的「味道」;而朴社長對於這樣的「味道」,也說不清楚講不明白,
因為身為上流社會的他,恐怕在此之前,都沒機會聞到此味道吧?
結尾那場戲,社長或許無意識的掩鼻,卻讓金爸在最後動了可怕念頭。宋康昊的演技非常細膩,
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在殺了社長之後,眼神剎那間變得清醒,那是憤怒積累過後的抽身,
卻也察覺到只是又一次階級對立的悲劇,他在那刻明白,自己終究要活在不見天日的社會底層。
階級的翻轉,在這個年代根本是天方夜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