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誰先愛上他的》是小品的電影,但故事觸及的面向不少,談到愛情、談到親情,談到同性伴侶、
婚姻關係,也說到一些人生與家庭,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問題。劇情刻畫微妙的三角關係,
劇中三個角色,情感都有個缺口,都有著被拋棄的心境。而一切的起因,是世俗價值認定的家庭框架,
到底什麼樣的情愛、組成的家庭才叫正常,異性戀是正常,同性戀就不正常?而世俗守護的是家庭?
還是異性戀婚姻?這是同性伴侶被世俗觀點所套住的難題,因為世俗認定異性戀婚姻才有資格組成家庭。
故事描述一個大學教授把身故保險金留給外面男友,此舉激怒老婆,致使她登門追討保險金。
本片表面以喜感形式的鬧劇故事敘事,在行影過程中逐步連結了角色之間的深層情感,
最後甚至還有些多元成家的歡樂誤讀空間。然而整個事件細說從頭的話,
導火線其實是來自於當初為求符合社會「婚姻家庭,全民決定」期望而成為負心漢的大學
教授最後選擇誠實面對自己性向的緣故。他的可悲和可恨都是來自於他的可憐,同志之所以會破壞家庭的原因,
是在於他們無法組成一個自己真正想要的家庭。《誰先愛上他的》把「沒人有錯,錯的是這個社會」
的指控融塑成為一顆外貌繽紛的糖果,讓人看了想吃而且吃了覺得可口。這就夠了,
不論觀眾所擁抱的既定價值觀點上認為這電影是毒藥還是維他命?都不重要,
因為電影存在的目的在於拓寬觀眾的想法,而非限縮觀眾的想像。
而邱澤在片中,一場他如日常買小籠包醫院探望照顧、到了現場才驚覺人事已非的錯愕,
全景鏡頭安靜地捕捉邱澤闖入病房頓時感覺恍若隔世、發現自己早已被拋棄於人間的孤單單薄身影以及面
無表情的重開機與重返現實,是觀眾在電視和舞台劇的觀影距離難以體會到的麻然痛感,
也是全片最惹人心疼的一刻。他的演技獲頒北影影帝真是實至名歸。
至於和邱澤一樣第一次主演電影就拿獎的女主角謝盈萱,其有徐譽庭擅長描寫的女性角色
複雜細膩心境變化做助攻,加上早已備受肯定的表演能力,詮釋了一個懷疑自己或恐一輩子都沒
真正被愛過的中年婦女、一個愛孩子愛到當個苦難管家婆都心甘情願的媽媽,以及,
一個因恨而當眾揭人性向隱私的女夜叉。謝盈萱在三種身份的詮釋上各自到位,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,
也是當之無愧阿~
結局處理也是如此圓融且完美, 阿傑的母親捧著一束花來看他的舞台劇表演,並深深地與他相擁而泣,
思想傳統的母親面對現實的接受兒子喜歡男生的事實,劉三蓮買了油炸且不健康的雞排,
放下成見與紛爭與兒子有說有笑的走在路上,小三和小王彼此也變成一條不會交集的平行線,
不相見就是最好的祝福。
《誰先愛上他的》出現了小三、小王等用情不專後的產物,但整部電影卻未出現任何嚴厲的批判字眼或畫面,
反而是刻意選擇使用孩子的視角 ,並搭配上富有童心童趣的可愛塗鴉動畫, 讓此片變得無比溫柔也溫暖 ,
即使故事的根本是既殘酷又令人悲傷的 ,依然被導演很成功的包裝成一齣喜劇片。